bmi是什么意思(bmi计算公式)

  BMI是体重指数。bmi是指体重指数,即体重(kg)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的指数一般是18-24之间为正常,低于18时,称为体重偏轻,超过24时,称为过重,超过28时,就称为肥胖,超过32时,为过度肥胖。BMI在评估肥胖时,比标准体重要精准,主要是根据BMI的指数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肥胖。

  bmi简介

  BMI是体质指数的英文简称,目前常用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过瘦或肥胖。它的计算公式是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BMI的正常范围在18到23之间。如果BMI大于24,说明超重;如果BMI大于24,说明肥胖;如果BMI低于18,说明偏瘦。因此它是衡量体重是否标准的指数。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观察自身的体重是否标准。不过,随着科技进步,现时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还需要利用微电力量度病人的阻抗,以推断患者的脂肪厚度。

  bmi是身体质量指数的意思,是国际上常用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人是否肥胖不能采用体重的绝对值进行判断,还与它个人的身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亚洲人与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因此bmi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

  bmi计算公式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举例:

  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当BMI指数为18.5~23.9时属正常。

  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如果发生了肥胖,患者是要进行处理的。因为肥胖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都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的发生都与肥胖有直接的关系。肥胖以后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糖尿病。肥胖以后体重加大,心脏的负荷增高,也容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所以,BMI指数升高时,要引起患者高度的重视。

  bmi是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主要用于系统的分析。另外亚洲人以及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其bmi范围定义也有所不同。

  通常一个人的肥胖程度不能采用体重的绝对值,它还与个人的身高有很大的关系,而bmi则是通过人体体重以及身高两个数值来获得相关可观的参数,通过参数值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质量。bmi的理想体重为(18.5~23.9)×身高的平方。亚洲人的bmi若是高于22.9便属于过重,超过23则是超重,超过23~29.9则属于偏胖体质,在25~29.9之间,属于肥胖体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250570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vxingxia.net/zhishi/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