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是蚂蚁科技旗下的信用消费产品,是不可以直接转到余额的。支付宝余额和银行卡余额一样是个人所能随意支配的储蓄额度,不受消费场景所限制。然而蚂蚁里面的额度并不是个人储蓄余额,是不可以进行直接转入转出的。那么如果需要将里面的余额转出,究竟需要怎么做呢?
1、找亲朋好友淘宝代购(商家微信:87044208)
问问身边亲戚朋友是否有需要淘宝购物的,如果有这样的需求我们可以用帮朋友代付款,等到商品收到后朋友再以现金的方式将钱转到银行卡或者支付宝余额里面,通过这种方式把的钱转出来。
优点:朋友之间相互信任,能很高的解决安全问题,不用担心被骗,并且不需要额外的费用。
缺点:从转出的额度和我们需要的额度会有差异,很难借到刚刚好的额度。还有就是所需周期长,不能用于应急,需要提前筹划好用钱时间。
2、找周边熟知的小卖部
绝大多数的小卖部是支持支付的,如果所需额度不多就可以找周边熟知的小卖部,用刷给商家,然后店主折现转到你支付宝余额。
优点:可以当面交易,可以解决无担保交易时的安全问题。
缺点:能从转出来的额度不大,还容易被支付宝风控系统察觉而限制账户。对于风控账户无法转出。
3、找商家代提
专业代提商家的资源很广,有合作的淘宝、天猫真实商家,可以安排你到淘宝或者天猫购物,然后将额度折现反回到你的银行卡上。
优点:可以做到任意账户的任意金额都可以借出来,方法多效率高。很好的解决从借钱的问题。
缺点:在网络上找到的商家参差不齐,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仔细甄别商家是否正规。小编团队从事代提行业5年有余,是业界信誉标杆,如果有需求可以添加微信咨询,选择平台认证优质商家更安心。
以上就是怎么转到余额的方法,小编列举了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供大家参考,能更好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相信很多人都是在应急需求的时候想到从转出来,借钱过程中最在意的是效率和安全。
扩展知识:
1、使用行为习惯
时一款信用产品,需要用户多元化使用,才能更好的评估个人消费能力和需求,如果只在固定的店铺消费,无法为个人提供更多消费数据,从而在评分时拉低分数。
2、还款习惯
还款能力是体现个人财务状况的主要方式,一旦还款出现问题,就说明个人财务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涨额度。
3、购物历史
购物历史是根据以往购物数据进行综合评分,尽量购买虚拟产品不要太多,比如游戏币,充值之类,同时在购买产品后不好随意退款,退货,这些都与评分有关。
4、履约能力
看个人是否能很好的履约使用规则,是否有逾期或不好使用行为,一旦出现,在履约能力评分上会受到影响。
这段时间,陆续有不少成都的花呗用户反馈,收到了花呗升级信用购的邀请。关于信用购是什么?怎么用?上周我们也为大家做了介绍:花呗信用购的羊毛,成都人别忘了薅!
原来花呗的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银行的,现在应监管要求,要让用户明确知晓借贷资金的来源。因此,原来花呗额度中,由银行独立出资的部分就单独隔离出来升级成为“某某银行信用购”。
网友关于花呗信用购的讨论热度一直很高,其中网友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升级信用购对于个人征信的影响。这点,我们也帮大家弄清楚了。
先说结论:正常使用花呗和信用购,不会对个人征信产生负面影响。
不管是否升级信用购,征信都要上报的
按照国家对于征信管理的要求,只是要正规、持牌的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都是要上征信的。
所以不管花呗是否升级,都是要按照规定上报征信的。
升级到信用购之后,由于信用购属于银行直接提供的服务,那么就会由银行来报送相应的征信记录。花呗依旧是由提供服务的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来上报征信。
这里提醒一句,那些说不上征信的所谓信贷服务,大家需要多留心一下。
一个误区要破除:上报征信不等于坏征信
可能不少网友还存在误区,认为“上报征信就等于坏征信”。事实上,征信记录就相当于大家的一张“经济身份证”,如果是一片空白,反而不利于在银行申请贷款,因为银行没有依据很难对你进行判断。
去年花呗宣布开始上报征信的时候,就引发过热烈的讨论。
银行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在日常贷款审批中,会根据用户的整体负债、现金流、是否有违约记录等综合判断。良好的征信记录体现了用户的还款意愿与能力。因此,合理使用花呗、按时还款,在银行贷款的审批中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升级本身并不会影响征信,真正影响征信的,是大家如何使用信贷服务。不仅是花呗,信用购也是一样。
专家表示,不论使用哪一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按时还款正常履约就能形成有利的征信记录,未来在银行申请房贷、车贷等其他金融服务时,可以作为有力凭证。
小提醒:升级福利别忘了用
信用购为现在选择升级的用户提供了天天随机立减、5000元内三期分期免息等福利。
尤其是立减福利,接下来的国庆假期,不管是和家人朋友出门吃饭逛街,还是在线购物充话费等,只要选择信用购付款,每天都可以享受一次立减优惠,最多可以享受30次,能省一点是一点。
相关推荐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